Webpage copyright ? 2017 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ICP備05040141號
年產180噸銀合金線材和420噸電觸頭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
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80噸銀合金線材和420噸電觸頭技改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
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項目名稱: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80噸銀合金線材和420噸電觸頭技改項目
項目概要:企業投資5000.51萬元,利用位于溫州市甌海區仙巖工業園歐泰路50號自有廠房,建筑面積25608.18m2,不涉及土建工程,主要改建內容為取消電接觸元件、電器配件以及電觸頭中的帶材電觸頭、復合跳板生產線,并對銀合金線材(異型材)以及電觸頭中的鉚釘型電觸頭、片材電觸頭生產線進行改建,同時新增廠內含銀料循環利用線(含銀料來源僅限本廠,不接收廠外的;回收的電解銀全部作為原料使用,不出廠銷售)。改建完成后形成年產180噸銀合金線材和420噸電觸頭的生產規模。。
二、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主要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情況
表1-1 主要敏感目標
環境 要素 |
敏感點名稱 |
敏感點位置 |
相對項目方位 |
相對項目距離 |
保護對象及規模 |
保護級別 |
|||
東經 |
北緯 |
||||||||
大氣 環境 |
仙巖街道 |
竹 溪 村 |
仙巖第二中學 |
120°39′24.52″ |
27°51′53.40″ |
西南側 |
160m |
師生 |
GB 3095—2012中二級標準 |
仙巖華僑小學 |
120°39′19.69″ |
27°51′51.58″ |
西南側 |
302m |
師生 |
||||
竹溪村 |
120°39′21.35″ |
27°51′57.65″ |
西側 |
214m |
居民 |
||||
大嶺村 |
120°39′19.08″ |
27°52′5.07″ |
西北側 |
353m |
居民 |
||||
橫坑村 |
120°39′21.56″ |
27°51′41.03″ |
西南側 |
491m |
居民 |
||||
沈岙村 |
120°39′35.14″ |
27°51′42.92″ |
南測 |
401m |
居民 |
||||
鳳池村 |
120°39′38.50″ |
27°52′10.06″ |
西北側 |
376m |
居民 |
||||
花臺村 |
120°39′13.13″ |
27°52′14.06″ |
西北側 |
665m |
居民 |
||||
星光村 |
120°39′7.72″ |
27°52′6.39″ |
西北側 |
640m |
居民 |
||||
新豐村 |
120°40′7.00″ |
27°51′25.68″ |
東南側 |
1316m |
居民 |
||||
穗豐村 |
120°40′27.54″ |
27°51′53.19″ |
東南側 |
1504m |
居民 |
||||
躍進村 |
120°40′17.91″ |
27°52′6.02″ |
東北側 |
1229m |
居民 |
||||
霞林村 |
120°40′0.67″ |
27°52′8.29″ |
東北側 |
827m |
居民 |
||||
仙南村 |
120°40′32.95″ |
27°52′6.47″ |
東北側 |
1651m |
居民 |
||||
河口塘村 |
120°40′8.60″ |
27°52′26.07″ |
東北側 |
1297m |
居民 |
||||
仙北村 |
120°40′35.59″ |
27°52′17.75″ |
東北側 |
1799m |
居民 |
||||
巖二村 |
120°40′22.84″ |
27°52′35.77″ |
東北側 |
1785m |
居民 |
||||
巖一村 |
120°40′19.68″ |
27°52′47.11″ |
東北側 |
1974m |
居民 |
||||
麗岙街道 |
120°38′57.30″ |
27°52′43.50″ |
東北側 |
1.7km |
居民 |
||||
塘下鎮 |
120°39′52.78″ |
27°51′7.34″ |
南側 |
1.6km |
居民 |
||||
聲環境 |
仙巖第二中學 |
120°39′24.52″ |
27°51′53.40″ |
西南側 |
160m |
師生 |
GB 3096—2008中2類聲環境功能區標準 |
三、主要環境影響預測情況
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AERMOD模型預測結果,本項目點源、面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顆粒物(PM10)、NOx、SO2最大落地濃度均能達到相應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相關標準限值,對周邊環境和敏感目標影響較小,影響可接受。項目廠界外貢獻濃度無超標,因此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外排廢水為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主要污染物為COD、氨氮、TN等非持久性污染物。根據類比調查,生活廢水經化糞池、隔油池處理后可以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的三級標準;
生產廢水按照分質分類原則,部分生產廢水經處理后回用,其余按污染物類別采用化學沉淀、催化氧化、混凝沉淀、過濾等措施處理后,其出水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表4中的三級標準等相關標準要求
3、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類比分析,隨著時間的延續,在水動力的作用下,污染物濃度逐漸降低,污染物濃度隨著距離的變化梯度逐漸減小。企業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須做好地下水污染防護工作,預防為主。企業需要在嚴格落實本環評提出的減緩措施的基礎上,加強污染物源頭控制,做好事故風險防范工作,做好廠內地面的硬化、防腐、防滲工作,特別是原料貯存、污水處理設施各單元、固廢堆場的地面防滲工作,可有效控制廠區內廢水污染物的下滲現象。
4、聲環境影響分析
在實施有效的隔聲、吸聲工程措施條件下,項目投產后廠界噪聲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功能區標準,最近環境敏感點聲環境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中的2類功能區標準。
5、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銅角料等收集后外售綜合利用;生活垃圾在廠區內定點收集,然后委托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至垃圾填埋廠衛生填埋處理;對危險固廢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并且執行報批和轉移聯單等制度。固廢處置符合相關要求;上述一般固廢在廠內貯存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原環保部公告 2013年第36號)的相關要求;危險廢物在廠區內貯存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其修改單。(環保部公告 2013年第36號)的相關要求;在此基礎上,固體廢物廠內貯存過程中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6、土壤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預測分析,在防控措施到位情況下,本項目對土壤環境影響較小。
7、環境風險評價
本項目涉及硝酸、硫酸等?;芬约拔U廢物,環境風險主要來自?;?、危險廢物等泄露,通過事故源項分析及風險影響分析,在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有效的前提下,環境風險可控,將突發環境事件影響降至最低程度。
四、擬采取的主要環保措施、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預期效果
環保措施和預期效果見表1-2。
表1-2污染防治措施匯總表
污染源 |
治理措施 |
預期效果 |
|
廢水 |
生產廢水 |
共配置3套處理設施,編號為1#~3#,其中1#生產廢水處理設施采用化學沉淀,主要處理含銀、鎳等第一類污染物的廢水,其出水進入2#生產廢水處理設施;生產廢水處理設施采用化學沉淀+三效蒸發器,處理高COD、TN、銅的廢水,廢水經蒸發結晶轉化為淡化水,回用生產,不外排;3#生產廢水處理設施采用LEM/LFD電化學多相催化氧化+混凝沉淀+多介質過濾,對其他生產廢水進行預處理,之后管排入溫州市南片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排入外環境 |
部分回用,其余達標納管排放 |
生活污水 |
食堂廢水經隔油池預處理,其他生活廢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納管排入溫州市南片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排入外環境 |
達標納管排放 |
|
廢氣 |
食堂煙油 |
經油煙凈化器收集處理后引至樓頂高空排放 |
達標排放 |
熔化廢氣 |
中頻爐、澆注工位設置集氣罩,廢氣收集后經布袋除塵+水膜除塵處理后引至高空排氣筒排放 |
||
酸性廢氣 |
酸洗槽液配制過程產生廢氣量較少,產生量較小,要求設置獨立封閉的配制間,通過房間抽風系統收集;酸溶反應釜為閉式,酸溶過程產生的廢氣經釜上連接的管道收集。電解槽非密閉,要求設置集氣罩收集電解過程產生的廢氣;采用堿液噴淋工藝處理后高空排放 |
||
固廢 |
危險廢物 |
危險廢物在廠區內做好臨時暫存,貯存場所做好防風防雨防曬防滲措施,同時及時委托有資質的危廢處理單位進行安全處置 |
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
一般固廢及生 活垃圾 |
分類收集點、出售綜合利用或委托清運 |
||
噪聲 |
生產車間設備 |
合理布局,對高噪聲設備采取減震、消聲、隔聲措施,加強墻體隔聲能力,加強日常管理 |
達標排放 |
地下水、土壤 |
①控制“三廢”排放,加強污水處理及綜合利用。 ②做好事故安全工作,將污染物泄漏環境風險事故降到最低。做好風險事故(如泄漏、火災、爆炸等)狀態下的物料、廢水等截流措施,設置規范的事故應急池。 ③加強廠區生產裝置及地面的防滲漏措施: |
有效防止物料泄露引起地下水、土壤污染 |
|
風險防控 |
①設置專用的?;穫}庫,并加強管理 ②設置事故應急池,在廠內發生廢水泄漏事故或廠區污水站運行故障時,停止生產,將事故廢水引入應急池內暫存,并在雨、污排放口設置應急閥門,杜絕事故廢水流出廠區 ③設置安全環保機構和應急救援隊負責企業安全環保工作 ④對主要風險源設立風險監控及應急系統,實現事故預警和快速應急監測、跟蹤 ⑤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按要求報所在地環保部門備案,并根據應急預案要求配備相應的環境風險防范設施和應急物資,定期開展污染事故應急演練,提高環境事故應急應對能力 |
減輕環境風險,將突發環境事件影響降至最低程度 |
五、環境影響對評價結論要點
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80噸銀合金線材和420噸電觸頭技改項目性質為改建,利用現有廠房實施,不涉及土建工程,主要改建內容為取消電接觸元件、電器配件以及電觸頭中的帶材電觸頭、復合跳板生產線,并對銀合金線材(異型材)以及電觸頭中的鉚釘型電觸頭、片材電觸頭生產線進行改建,同時新增廠內含銀料循環利用線(含銀料來源僅限本廠,不接收廠外的;回收的電解銀全部作為原料使用,不出廠銷售)。
經分析,本項目符合所在環境管控單元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以及資源開發效率要求,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要求,符合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符合浙江省甌海經濟開發區(核準授權區)總體規劃及其環評要求。建設單位在運營過程中認真落實本報告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嚴格實行“三同時”制度,項目運營期排放的污染物能滿足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造成的環境影響符合所在地環境功能區劃確定的環境質量要求,符合“三線一單”要求。因此,項目的建設從環保角度看是可行的。
六、公眾查閱環評文件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可在網站http://zshjzy.website6534.yizhanwei.com/notices_detail.php?id=193496查閱相關內容,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環評單位或建設單位索取報告書補充內容,環評單位聯系電話:0577-56706507;建設單位聯系電話:13587421768。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主要為以廠址為中心,5km邊長的矩形范圍區域內的公眾。公眾對建設項目有環境保護意見的,可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提出,并留下姓名、聯系方式、聯系地址。
征求公眾的主要意見包括當地環境質量現狀、對本工程的了解程度、工程建設及營運對您工作生活的影響程度、如工程對您產生影響,您認為應采取的解決方式、您對工程建設的態度如何以及其它意見和建議。
八、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可通過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等形式將意見反饋,也可直接拜訪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的聯系人,當面反饋意見。
九、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
十、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總 聯系電話:13587421768
2、環評單位:浙江重氏環境資源有限公司
聯系人:蔡工 聯系電話:0577-56706507
3、審批單位:溫州市生態環境局甌海分局
審批窗口聯系方式:0577-88525293 88533809
公示單位: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3月12日